人體成分分析儀是一種通過生物電阻抗分析(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 BIA)或多頻段電流測量方法,評估人體內脂肪、肌肉、水分、蛋白質、骨量等組成成分的醫療或健康檢測設備。該儀器具有操作簡便、無創、可重復性強的特點,廣泛應用于臨床營養管理、康復醫學、運動醫學及公共健康管理領域 [1][2][3]。
中文名:人體成分分析儀(簡稱:體成分儀)
英文名:Body Composition Analyzer
主要用途:評估體脂肪率、去脂體重、肌肉量、水分分布、基礎代謝率等指標,用于營養評估、疾病管理和運動康復 [1][4]。
管理類別:在中國,根據應用場景不同分為醫療用途和健康管理用途;用于疾病輔助篩查和隨訪的體成分分析儀需作為第二類醫療器械注冊(NMPA) [5];國際上部分產品需符合 FDA 及歐盟 MDR 等醫療器械監管要求 [6][7]。
人體成分分析儀常用的原理是 生物電阻抗分析(BIA):向人體輸入極低強度的交流電流,通過檢測阻抗(Impedance)、電阻(Resistance, R)、電抗(Reactance, Xc)來推算體成分 [1][2]。
主要參數包括:
體脂百分比(Body Fat %):反映脂肪在總體重中的比例,用于肥胖風險評估 [2][4]。
去脂體重(Fat-Free Mass, FFM):由肌肉、骨骼、水分等組成,是評估營養狀態的關鍵指標 [1]。
肌肉量(Skeletal Muscle Mass, SMM):特別是四肢骨骼肌,常用于評估肌少癥風險 [3]。
體水分(Total Body Water, TBW):細胞內液(ICW)和細胞外液(ECW)比例失衡可提示營養或疾病問題 [2][3]。
基礎代謝率(Basal Metabolic Rate, BMR):用于指導個體化飲食與運動管理 [4]。
多頻段 BIA(MFBIA)和節段性 BIA 技術進一步提高了準確性,能夠分區評估四肢及軀干肌肉和水分分布 [2][3]。
臨床營養學:用于評估營養不良、肥胖及代謝綜合征患者的體成分變化 [2][4]。
康復醫學:監測慢性疾病患者(如腎病、心衰)體液平衡及肌肉質量 [3][5]。
運動醫學:為運動員訓練與恢復提供體成分數據支持 [1][3]。
老年醫學:在肌少癥和老年營養管理中廣泛應用 [2]。
公共健康管理:廣泛用于體檢中心、學校和社區健康篩查 [5][6]。
優勢:
非侵入、快速、安全、可重復 [1][3]
檢測指標豐富,覆蓋營養、運動、康復等多個領域 [2][4]
可實現群體篩查與個體長期隨訪 [5]
局限:
測量結果受水合狀態、進食、運動等因素影響 [1][2]
與雙能 X 線吸收法(DXA)等參考方法相比,BIA 精確度相對較低 [2][3]
不同廠商算法和電極設計差異導致結果缺乏可比性 [4][6]
測量應在空腹、排尿后、靜息狀態下進行,減少誤差 [1][2]。
建議在同一時間段、同一設備條件下進行隨訪測量 [5]。
醫療用途設備應具備校準和質量控制程序 [6]。
結果解釋需結合臨床病史、實驗室檢查和其他影像學結果 [2][4]。